促进人工智能 助力教育变革
盛夏时节,学习正酣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暑期,迎来名师培训的第二天,大家依然齐聚在十方院学校一楼报告厅,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,投入到今天学习的浪潮中。
为贯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中“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”要求,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,提升教育工作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的应用能力,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特此邀请了今天的授课专家刘蓓老师,为老师们打造了一天智能高效课堂。
刘蓓老师(正高级教师)西藏自治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,教育部领军教师培养对象,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成员,教育信息化国培授课专家,国培课程开发专家。
本次培训旨在: 帮助教师了解主流AI教育工具(Deeps eek等)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,指导教师实操演练,利用AI工具辅助完成教学设计、资源生成、学情分析等核心环节。 激发教师“人机协同”智慧教育理念,提升教学效率与个性化水平,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,将AI工具融入日常教学实践,打造智能高效课堂。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:
培训开篇解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明确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重要性 。介绍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(2025年版)》,强调育人导向、素养本位等应用原则,为教育教学中合理、有效运用AIGC筑牢理念根基,让参与者明晰政策要求与价值方向。
详细阐释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的文本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程序等内容生成能力。如“生文”可辅助教学设计、作业设计;“生图”能实现复杂概念可视化,激发学生灵感;“生音视频程序”可制作课文配套视频、虚拟教学主播等,让参训者充分了解AIGC在教育场景的技术应用潜力 。
刘蓓老师在谈到教学应用场景时,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:1. 辅助教师教学:从准备课堂教学、赋能课堂互动、精准课后辅导、协同教学评价到促进因材施教,全方位讲解。教师可借AIGC生成教学设计、课件,开展沉浸式互动教学,借助其进行作业批改、学情分析,引入多智能体协同评价,构建教学智能体实现个性化辅导 。2. 促进学生成长:涵盖支持个性化学习、提供互动式探究、强化深度阅读体验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、支持无障碍使用等维度,助力学生多元发展,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与成长支持。通过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倾诉学习焦虑等情绪困扰,获取情感安抚与积极应对建议。
刘老师大量展示了实践操作与工具运用。以“拥有智能备课伙伴”为例,讲解利用AIGC开展教学设计。介绍提示语构建(背景、指令、期待),指导教师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生成教学资源,利用智能工具依据教学目标、学生特点定制辅导方案,依托虚拟教研平台拓宽教学视野,实现理论到实践操作的落地 。同时提及DeepSeek等AI模型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,为教师提供具体工具参考。
在进行实操演练与互动反馈中,参训教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,利用DeepSeek平台(或类似工具)完成指定学科的小任务(如:生成一个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案;设计一道情境应用题;撰写一段针对特定学生错误的评语)。教师们也积极分享实操体验,就AI生成内容的质量、效率提升空间、学科适配性、潜在风险等展开深入交流。普遍反映AI在**节省重复性劳动时间、提供灵感启发、辅助资源制作**方面效果显著。主讲人针对教师提出的技术操作、学科融合难点、伦理困惑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。
最后,刘蓓老师围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、教育教学改革、发展模式转型等六大行动展开。强调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、推进培训与测评,加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深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,统筹师范生培养与教师研训数字化转型,丰富数字资源供给、优化治理与国际合作,全方位助力教师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 。刘老师总结道,未来,需持续深化实践,推动AIGC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以技术赋能,助力打造更具活力、更高效、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育生态,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智能动力 。瞬间,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!
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术学习,更是一场面向未来教育的思维碰撞,DeepSeek等AI大模型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强大引擎,其关键在于教师的**智慧驾驭**。让我们拥抱技术,坚守育人初心,以开放、审慎、创新的态度,积极探索“人工智能+”教育的新模式,共同推动我区教学向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个性化的方向迈进!
学思践悟,笃行致远。2025年暑期全员培训虽已画上圆满句号,但它点燃了老师们持续学习、追求卓越的激情。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集结,更是一次整装待发的启航。希望全体老师珍惜此次培训的宝贵经历,保持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韧劲,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,在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不断精进业务,发挥引领作用,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教育沃土,共同描绘南和区地区更加辉煌灿烂的教育图景!